****政务新媒体何以成“笑柄”?解读官僚主义治理下的双循环困境**

深度 2024-06-17 13:04 阅读:

**

看待这个报道,我体制内的反应却是感到好笑。通报要求加大正向推广力度,避免务虚工作,实现政务新媒体的实际效果。然而,在不增加基层工作岗位的前提下,如何期待这些基层单位承担起本非其职责的宣传任务呢?这种官僚主义的命令式管理,简直就是自找笑话。

全市政府系统竟然管理着174个政务新媒体,其中包括94个微信公众号、43个新浪微博以及8个移动客户端,还有其他各类新媒体29个。这个数字比起一些大型媒体的频道数量也毫不逊色,显然不合理之处自不待言。这不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典型体现是什么?

而在具体执行中,政务新媒体普遍存在转载发布居多、原创动力不足、用户关注低迷等问题。这一切说明,这些新媒体的建设运行,大多仅仅是形式化地完成任务而已。基层单位在面对这些要求时,常常是敷衍了事,因为没有人愿意为这些工作负责到底。既不涨工资也不扣工资,自然就不会有人真心投入其中。

对此,自上而下的管理层面与基层执行者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。上级要求做,基层做给上级看,双方都心知肚明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成效。这种套路式的管理方式,既体现了官僚主义的特征,也强化了形式主义的倾向。

因此,我们不禁要问,政务新媒体的设立与运行到底是为了什么?如果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,只是为了形式而设,又何必浪费这么多资源和人力?或许,真正的改革应当从管理方式、责任落实以及基层负担减轻等方面入手,而不是在形式上做文章。

在未来,我们期待看到的是政务新媒体真正发挥作用,为民众服务,而不是成为笑柄的源头。这需要全面审视现有的管理模式,并作出实质性调整,以期在政务宣传与社会服务中取得更实际的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