胖猫事件:原生家庭的伤害,无人关注的真相

深度 2024-05-23 16:27 阅读:

胖猫事件:原生家庭的伤害,无人关注的真相 第1张

纵观互联网围绕胖猫事件的舆论风波,有一个最为核心的点始终鲜有人提及。那就是:为何胖猫会选择轻生?分析胖猫的心路历程,还原事件原貌,这样对于互联网上围绕道德的声讨,反而更有意义。可事实就是,互联网上这些所谓的道德讨论,几乎全部集中在“谭竹是捞女”和“胖猫是舔狗”身上,玩得仍然是身份政治,流量至上那套,由此还能自称自己的发问有道德高度,实属扯淡。

胖猫事件:原生家庭的伤害,无人关注的真相 第2张

胖猫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导致最终选择轻生---揭开这个话题,将终结一切围绕“捞”和“舔”的争执。但为何这样的讨论无法展开?相关信息少可以理解,站在胖猫亲属的立场上,家丑不可外扬,错都是谭竹的错,引导舆论把所有问题甩在谭竹身上,可以掩盖其原生家庭的一些问题。站在谭竹的角度,这些事情说了也没意义;而站在公众角度,这些信息哪有骂人捞女舔狗的爽。

胖猫事件:原生家庭的伤害,无人关注的真相 第3张

胖猫能砸那么多钱在谭竹身上,说明他是在意从谭竹身上获取的某种情感满足,甚至这种在意已经是一种极端病态的在意。那么为什么胖猫会走到这种极端病态的状态呢?网上说他是舔狗,但舔狗只是表象。形成舔狗的心路历程才是本质。同样,网上说谭竹是捞女,哪怕我们假设她符合捞女的某种特质,但捞女也是表象,形成捞女的心路历程才是本质。

胖猫为何会对谭竹有一种病态的转账的冲动?这其中虽然有谭竹找他要钱的因素,但从谭竹明确拒绝其6.6万临终转款的事实来看,她也不是那种纯粹为了钱而压榨胖猫的人。在现实中,谭竹确实满足了胖猫某种缺失的精神需要,而胖猫也乐于为这种精神需要付费。只不过胖猫对于这种精神需要的渴望过于强烈,再加上谭竹本人没有对自己的索取行为加以限制,最终才导致了胖猫对谭竹有着大量转账差额的事实。

胖猫多转给谭竹的那33万,有多少是被用于了花店的经营投入,包括谭竹帮胖猫运营花店,这出力的部分怎么算?除非你找出证据证明谭竹完全侵吞了花店的收益,否则你很难量化多出来这33万到底是什么性质。很多网友当网络会计,在那里精算胖猫转入多少,谭竹转出多少,最终得出胖猫多转了33万,胖猫被捞女骗钱的结论。但这却犯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性错误,就是光算金额数据,却不看资金的结构。

从这份白纸黑字挂在裁判文���网上的判决书来看,胖猫本人与其家人的关系是有着严重问题的。再结合谭竹公布的胖猫妹妹与其的聊天记录,其妹妹称:“哥哥小时候父母不管,中学的时候去了外地,朋友都没有一个”。可见胖猫父母对其儿子几乎是一种放养与无视的状态。这就使得胖猫天生缺乏亲情的滋润。而在放养与无视的基础上,还欺骗儿子,让儿子背上自己的债务---整整27万。所以大家现在明白了吧,为什么胖猫会对谭竹那么歇斯底里地在意,为什么宁愿疯狂给谭竹转钱,也不愿意在临终将钱转给家里。说白了,这家里,没有他的位置。这个家没有给他提供足够的爱,而他也不信任,不爱这个家。但不爱,不被爱,不等于不渴望爱。所以谭竹占据了他心中那个可以给其提供“爱”的位置。

胖猫的悲剧,其根源根本就不是所谓的男女问题,而是其原生家庭的问题。一个不负责任的家庭剥夺了他对于“关怀”的感知,将他推上了歇斯底里的道路,而在这条生命逝去之后,还被亲人撰写成虚构的故事,成为转移矛盾的舆论武器。对于胖猫事件,最深刻的反思,应当是“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性格与命运塑造之重要性”,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爱,给他一个在遭遇困境时可以避风的港湾。否则,无路可退时,他就已然注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骤然枯萎。